首页 > 专题栏目 > “我和我的故乡”华裔青少年有奖征文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我和我的故乡”华裔青少年有奖征文比赛优秀作品选登(二)
B组一等奖:《故乡·风筝·小孩》,作者黄嘉纪,基督教罗马华人中文学校
2021/07/13

        故乡·风筝·小孩

        作者黄嘉纪

        选送学校:基督教罗马华人中文学校       

        “故乡即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永远的靠山、永远的归属。”想必很多人对这句话并不感到陌生。它往往出现在表达怀念故乡之情的文章中。我也偶尔会将它添加到自己作文的结尾,当作升华主题的点睛之笔。但是我时常也会问自己,是否真的理解这耳熟能详的话,我尝试过作答,却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说实话,我对故乡没有任何实感。相隔11622公里,我与它宛若站在两个星球上遥遥相望,伸出手不可及,喊出声不可达。故乡的印象在我心中已是十分飘渺,如同一只在狂风中飘忽不定的风筝,而我则是努力牵着它的小孩,维持我们之间联系的线却随时可能会断裂。

  出生在异国他乡的我,跟背井离乡去外面世界闯荡的有志青年相距甚远。我既不是去国外留学钻研,更不是去海外发展事业。我一开始就已在远离自己故乡的地方上学、生活、长大。不过对我个人而言,在历史的沉淀中,辉煌的中华文化依然保留着对“游子”的一种欣赏。浪迹天涯的游子,时不时回想起故乡的亲人与景象,家乡的温暖依旧萦绕心田。遥望远处的群山,回眸细看自己的足迹一路延伸,那便是家的方向;半夜时分,与月共饮,倾诉心中苦闷与压抑,提笔留下永垂青史的诗词。不正是这般的情操铸就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作吗?从李白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到马致远感人肺腑的《天净沙·秋思》,从王维真挚动人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王安石倍感忧伤的《泊船瓜洲》。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浪漫”如此动人,不禁令人产生共鸣;我从“游子”这词语中,能体会到一种无上的光荣,一种神圣的使命,然而却无法说感同身受——我背负不起这“头衔”,更领悟不到游子那高尚的品格。我起初就是一名“异乡人”。

  欧洲学校的历史教科书总是以当地人的视角讲述欧洲文明的轨迹。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蛮族的“侵略”,而美洲大陆却是哥伦布“发现”的。美洲大陆的的确确千万年来一直存在于那里,而欧洲人在发现美洲后便是永无止境的欺压、掠夺和杀戮,这才是不折不扣的侵略。当我想到这点的时候,不禁感叹:教材传授的知识原来对我的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思想或许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也正在被“欧洲化”吧。但是,每当教授讲课讲到关于中国的历史事件时,我都会莫名地开心。西方历史的长河多多少少也与东方那神奇的国家有过一些交汇,例如贯穿欧洲和亚洲的“丝绸之路”和“耶稣会”在中国的传道活动。课本上关于中华文化的内容实在寥寥无几,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来便是如此。老师们不是置之不理、直接跳过,就是潦草讲解,把它当作兴趣调查让学生自行完成。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长期以来都令我感到不甘心,可以说是咽不下这口气。学习生涯中,我未尝向老师提出任何异议,毕竟在这里,教师们享有“自由教导”的权利,我也没法让全班同学学习一个或许他们并不感兴趣的内容。

  今年历史课上,教授讲解到了欧洲人向世界各地原始民族实施“文明化”的政策。这殖民主义的现象兴于16世纪,课本上也提及了东方国家在这段时间的历史背景,其中也包括我的故乡。教授似乎并没有向我们解说东方历史的意思,她向身为中国人的我提议,给同学们上一节关于中国历史的课。我犹豫了。讲真话,我对故乡历史的认知,不亚于老外们那片面的了解。最后,我答应了。在班级里我是唯一的华裔学生,说起来可能会很幼稚,但我时不时会感到,自己肩负着一种代表我那陌生但又熟悉的故乡的责任。当然,仅仅去学习教材上屈指可数的几页内容根本不够,它们只是笼统地概括了明清两朝主要的历史事件,而且中心主题依然是“耶稣会前往中国的传道活动”。我心血来潮,为了将讲解变得更加充实,展开了一个全面的研究。从前的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参考书终于派上了用场;前几年历史教材上那些不可多得的东方文化的珍贵资料我也仔细地记录了下来;网上查询到的“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上的档案也给予了我宝贵的材料。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假如教授只是粗心地将书上的那几页讲解给我们,或者没有让我准备中国历史课,想必我也不会深入地去探究故乡的文化。

  离截止日期还有一天的时候,我还在严谨地排版、订正、校对。整整32页的幻灯片《中国历史:从“丝绸之路”至“鸦片战争”》从中国的起源、“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原理、封建制度、学术流派和“四大发明”到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集——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人物作为中西两方桥梁的种种事迹、康乾盛世的辉煌和鸦片战争的惨象。我意料之外地足足占用了两小时的时间,赢得了教授与全班同学们的赞赏。努力的结果令我十分满意。当时我就在想:这次,我算是可以合格地代表故乡了吧。虽然我和故乡没有直接地“结识”,但我打心底里不希望它被欧洲人小看。我眼中的故乡总是十分伟大,那里的一切都一定会比这里好很多。

  在意大利,几乎所有科目我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在意的仅仅是学习效率以及考试获得的分数,而我的学习方式,说实话,有点儿懒散。我经常被家长谴责不读课外书,一直“临时抱佛脚”,并被提醒要更加认真学习。我也清楚,我的学习态度需要改善,但我总是把他们的话当作耳边风,毕竟我的成绩还是很好的。可是当我听家长提及,在中国上学的表兄弟、堂姐妹们作业何等繁多、学习压力何等巨大,我也或多或少感到几分庆幸。在这里,校园里的竞争没有故乡那里激烈,当然,这不代表这里的学生不注重成绩,但我总觉得,这里的学生生活一定比故乡的轻松。故乡的教学机构更加完善;教师们更加专业,全心全意地会为学生着想;校园的规模也更大,各种体育场所也一应俱全。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我脑海中就有了这种既定观念——不只是学校,在其他领域故乡也一定更加优秀。这大概是我对故乡的一种向往吧。假如我在那里生活的话,会不会与如今在这里的自己不一样呢?在那里,我还能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在学业上从容度日吗?估计不会吧。另外,我也很憧憬那里的宿舍生活:与同为中国人的同学在一起上课会是怎么样子的呢?我就这样时不时地浮想联翩……这倒也不算是异想天开,我还可以回到中国去读大学……我目前仍在为大学在何处就读的问题而苦恼。

  疫情期间,我经常听说有人回国了——回到祖国的怀抱,重返那温暖的故乡。小时候我经常在国内度过暑假,但身为异乡人的我也能算是“回国”吗?我没有在那里出生,也没有在那里上过学,更没有长期在那里生活过。对我来说,与其说是回国,更像是去旅游。我在繁华喧嚣的上海仰望过耸入云宵的摩天大楼;在“烟柳画桥”的杭州饱览过美不胜收的西湖风光;在碧波粼粼的漓江上领略过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我是来自异乡的一名“游子”,说“回国”可能并不准确。欣赏故乡的绮丽风景能够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有时也会令我感到:自己或许原本就属于那里。这时,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顿时涌上心头,就好似想紧紧握住某种捉不住的东西一般。和大树相似的人,不论他的“树枝”多么向外蔓延,依然离不开他的“树根”。我想,我也是如此吧。立于树梢的我,我的“寻根之旅”或许会就此开始。

  狂风呼啸,风筝在空中左右摇摆,纤细的线条勉强地维持着现状,而顽固的小孩却依然不肯松手……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