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活动
刘侃总领事在意媒发表署名文章《中意互利合作需多做些“加法”》
2022/06/30


6月30日,中国驻米兰总领事刘侃在意大利主流媒体《晚邮报》发表署名文章《中意互利合作需多做些“加法”》,全文如下:

不久前,我读到《晚邮报》刊登的一篇有关“意大利政府动用‘黄金权力’阻止中国智能设备公司Effort增持伦巴第大区诺瓦拉省某机器人公司股份”的文章。文章称,这已经不是中国企业首次对意投资合作受阻,就在短短3个月前Alpi无人机案同样难逃夭折命运。作者列举的数字更是令人惊讶,“黄金权力”法案自2012年颁布以来,意政府共行使7次否决权,其中6次针对中国企业,5次发生在现政府去年2月上台以后。文章强调,许多拟同外资合作的意企业均需无条件告知政府,2021年向政府申请同外企签约许可的意企业超过500家。这些数字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同时颇感遗憾。意北部企业众多,其中不乏具有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合作较多的佼佼者。中意投资合作屡屡被“黄金权力”叫停,理由却是空泛的“莫须有”的“国家安全”。这样的结果势必为两国务实合作水平提质升级以及中资在意营商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相信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

我说过,意大利人民一向爱独立思考,具有探索求真精神。现在有人频频拿中意投资合作威胁意战略领域安全说事,亲爱的读者,你对此认同吗?请允许我列举一些数字和事实,相信会胜过一切毫无根据的 “雄辩”。中意两国自52年前建交以来,经贸投资合作始终是以相互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方式开展,以互利共赢为目的。意大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有利地拉动双方在该框架下各领域务实合作。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利益交汇点越来越多。2021年,中意贸易额实现逆势增长,高达740亿美元,同比增长34%,再创历史新高。即使是在疫情背景下,意大利仍同中国签署多项农产品输华协议,成为签署同类协议最多的欧盟国家。意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举办的进博会(11月将举办第五届)、消博会、广交会,将 “意大利制造”源源不断引向中国市场。我们还应该提到像倍耐力和法拉帝等成功的投资案例,合作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得到极大提升。上述每一个数字和案例背后,惠及的是成千上万的意大利企业、员工和家庭。中方理解意大利、欧洲各国维护自身经济技术竞争优势的合理关切,这本身无可厚非。但中国发展的权利,包括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权利,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确保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的重要推动力。竞争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理性正确看待。虽然中国在一些领域走向产业链高端,但大多数领域仍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双方合作仍有很大的互补性。中意和中欧合作完全可以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实现1+1>2。技术封锁或像个别国家那样用不正当手段打压对手不是处理竞争的正确之道。

我听过一种论调,中国防疫措施过于严格,将导致经济“技术性衰退”。那么应该如何辩证看待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呢?中国是“地球村”的一员,经济同样摆脱不了疫情重压,3、4月份一些经济指数出现波动,但那是暂时的。像中国这样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坚持“动态清零”是符合国情的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中国的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影响越小,对世界经济的长远贡献才更可持续。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产业链支撑,中国经济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耐冲击性和韧劲。一季度中国工业生产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服务业保持恢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投资作用突出,外贸稳定增长。1-4月实际使用外资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布局。此外,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拥有广阔的市场机遇。事实表明,“动态清零”政策是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营造持久有利条件的必要手段,也将为外资在华更好经营、外国产品更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稳定持久的环境保障。

当前,疫情还在持续,单边主义抬头,地区冲突不断,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正面临重重考验。中国如何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中国方案,给包括意大利在内的各国带来发展机遇呢?习近平主席去年以来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日前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围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以及扩大开放融合提出四点倡议,这需要各国发挥团结协作、包容并蓄的精神才能实现。从博鳌到达沃斯,从“一带一路”峰会到金砖峰会,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断扩大开放的决心,坚持用更短的负面清单、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大力度的开放、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敞开怀抱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是全球发展坚定的行动派。在此,我想到了《中欧投资协定》的事。大家都知道,前年,经中欧共同努力完成了投资协定谈判,这可以说是迄今中方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准入门槛最低的经贸协定,令人遗憾的是欧盟方却迟迟未启动协定的签署程序。希望欧盟能坚持战略自主,尽快行动起来,走出一条具有欧盟特色的发展中欧互利合作的坚实之路。同时也希望意大利作为欧盟重要成员国,为推动早日签署该协定发挥积极作用,让包括意大利人民在内的欧盟民众尽快享受到与中国互利合作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我坚信,坚实的政治互信是中意关系发展的基石,双方在新能源、通信、数字、绿色、医疗、农业等领域互利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但这需要双方相互信任,共同努力,多做“加法”。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